如今,正是養(yǎng)肝護肝的好時機,對于那些平時經常熬夜、抽煙、喝酒的人們來說,更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太原市中醫(yī)醫(yī)院防??浦魅卫顕嗍崂砹?0種中醫(yī)護肝的方法,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10種中醫(yī)護肝方法
1.叩頭
做法:全身直立,兩手握空拳,兩手指端輕叩頭頂部。叩頭時只能腕關節(jié)活動,不能肘關節(jié)大幅度伸屈運動。
兩手從前額向中向后輕叩,然后由后枕部向左右頂邊緣部向前額往復循環(huán)地輕叩。叩的次數因人而定,一般自覺疲勞就停止。
解讀: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絡之中的六條陽經在頭面部均有分布,同時,足厥陰肝經向上經前額到達巔頂與督脈交會,足少陽膽經走行在頭側部,保健常用穴——百會穴,也位于頭頂正中。因此,力道適中地叩擊頭部,能夠鼓動肝膽經脈的氣血運行,同時可振奮一身陽氣。
2.梳頭
做法:用木質梳子梳頭,每天1次,每次3-5分鐘。先順著頭發(fā)梳,將頭發(fā)梳順,接著逆向梳,然后再順著梳。梳時用力要均勻適當,不要用力過猛,以防劃破頭皮。
解讀:梳頭不僅可刺激局部血液循環(huán),還可刺激肝膽經的穴位,理肝氣、益肝血。對于慢性肝病伴有偏頭痛、眩暈、耳鳴等癥狀的患者,常叩頭、梳頭,尤為有效。
3.彎腰與擴胸
做法:兩腳自然分開,兩手叉腰,先左右側彎30次,再前俯后仰30次,然后兩臂左右擴胸數次。
解讀:通過活動側腰部的動作,可起到疏通肝膽經絡氣血的作用,擴胸運動通過充分舒展胸部,能幫助肺部吸入清氣、吐出濁氣,與腰部動作相配合,有利于肝膽之氣的暢通。
4.擊掌
做法:兩手側平舉,手臂伸直,與身體呈90度直角,手指伸直分開,然后用力擊掌。注意要用力,使得手掌發(fā)出聲來,自覺疼痛。一般20次左右為度。
解讀:以全息醫(yī)學理念與中醫(yī)經絡理論為基礎的手針療法,認為人體的各個臟器組織都在雙手掌部有其對應的反射點,通過擊掌刺激雙手掌,可以起到調節(jié)周身氣血的作用。
5.浴手
做法:取習慣體位,排除雜念,心靜神凝,耳不旁聽,目不斜視,意守丹田,兩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熱。
解讀:慢性肝病患者常常存在著肝氣郁滯、瘀血阻絡的情況,氣滯血瘀導致陽氣不能達四末,所以很多人會有手足不溫、四肢怕涼的癥狀,通過擊掌、浴手這樣的動作,不僅可以調節(jié)全身氣血運行,還可以改善手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輕手部的局部癥狀。
6.搓耳
做法:耳郭上有很多穴位,用雙手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3指,前后搓擦耳郭,刺激分布在耳郭上的各個穴位。次數多少視各人情況而定,一般20次左右。
解讀:肝膽互為表里,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肝膽濕熱的表現,如脅肋脹痛、腹脹厭食、小便短赤等,刺激耳郭穴位,能夠疏肝膽濕熱。
7.搓面
做法:浴手時搓熱的手平放在面部,兩手中指分別由前額沿鼻兩側,向下至鼻兩旁,反復揉搓,到面部發(fā)熱為止。一般20次左右,然后閉目,用雙手指尖揉按眼部及周圍。
解讀:頭面部分布著眾多穴位,如迎香穴(鼻翼外緣鼻唇溝中)、四白穴(目下一寸當眶下孔部位)等,用溫熱的手部揉搓面部,還可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消化道癥狀。
肝開竅于目,因此眼睛的病變常常反映肝臟的情況。刺激眼周的穴位,改善眼部氣血流通,也可以反作用于肝臟經脈,護肝養(yǎng)肝。
8.搓頸
做法:兩手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伸直靠攏,用力搓擦頸后部的風池(枕骨下方兩側凹陷處)、風府穴(頸部后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力量由輕到重、直到發(fā)熱,一般20次左右。
解讀:按摩兩穴位能夠治療頭痛、眩暈、中風、頸項強痛等一切由肝風內動而產生的病癥。
9.縮唇呼吸
做法:直立,兩手叉腰,腹式呼吸,先吸氣,停頓片刻,然后縮唇,不要用力,慢慢呼氣,直到吐完為止,再深深吸一口氣,反復數次至十余次。
解讀:縮唇呼吸能夠改善機體通氣狀態(tài)、鍛煉呼吸肌。通過鍛煉肺臟,也可以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
10.散步
做法:散步是指不拘形式、閑散、從容地踱步。
解讀:肝臟健康,則四肢關節(jié)活動自如;肝臟損傷,筋脈受累,患者自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樣再參與高強度的運動鍛煉,悠閑地散步是慢性肝病患者可以選擇的科學、合理的活動方式。
散步時氣血隨之環(huán)布周身,能夠顯著改善氣血瘀滯的情況,同時,散步時沐浴陽光或舉目遠眺,能養(yǎng)肝明目、調暢情志。
活血祛瘀,益精養(yǎng)肝。用于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屬“瘀血阻絡,肝腎不足”證者,癥見脅下痞塊,脅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見赤縷紅斑,腰膝酸軟,疲倦乏力,頭暈目澀,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黃,脈弦細。
健客價: ¥48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10養(yǎng)肝益腎,清利濕熱。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腎虧虛兼有濕熱的患者,對目黃尿黃,肝區(qū)疼痛,納差乏力,脘悶惡心等癥狀有改善作用。
健客價: ¥40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7清熱化結,消腫止痛,調和氣血,養(yǎng)肝益腎,抑制病毒,增強免疫功能。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者亦適用。對改善氣滯血瘀,肝腎不足證引起的食欲不振,厭油口苦,脅肋脹痛,脘腹脹滿,倦怠乏力,急燥易怒,小便赤黃等癥亦有效。
健客價: ¥1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18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27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9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34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清熱化結,消腫止痛,調和氣血,養(yǎng)肝益腎,抑制病毒,增強免疫力。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者亦適用。對改善氣滯血瘀,肝腎不足證引起的食欲不振,厭油口苦,脅肋脹痛,脘腹脹滿,倦怠乏力,急躁易怒,小便赤黃等癥亦有效。
健客價: ¥60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8.1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31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清熱利濕、益肝化瘀、舒肝止痛;退黃,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用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
健客價: ¥15清熱利濕退黃,疏肝化瘀止痛,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用于濕熱中阻、瘀血阻絡所致的脘脅脹痛、口苦、黃疸、胸悶、納呆;急、慢性肝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35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價: ¥11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價: ¥20益氣生津、滋養(yǎng)肝腎、通絡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單純型,中醫(yī)辨證屬氣陰虧虛、肝腎不足、目絡瘀滯證,癥見視物昏花、目睛干澀、神疲乏力、五心煩熱、自汗盜汗、口渴喜飲、便秘、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健客價: ¥50.5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17.9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