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牙都被蟲子吃光啦!”
小時候,你是否會被大人這樣警告呢?很多家長認為吃糖導致蛀牙,不吃糖或少吃糖就可以減少蛀牙,這似乎成了一種共識。然而,這種觀念真的準確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民間流傳的“蟲牙”其實就是齲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與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如果蛀牙真的如大部分父母認為的那樣:吃糖導致蛀牙,那么吃米飯面食豈不是會導致蛀牙更嚴重嗎?高糖食品不單指糖果餅干,還包括米飯和各種面食,它們都會產(chǎn)生大量糖分,并殘留在我們口中。所以,壞牙的可不僅僅是糖果零食,所有碳水化合物食品都具備這種“能力”。如果因為怕壞牙就不吃糖,那是不是連飯都不能吃了呢?
這當然不可能,寶寶活動量大,適量攝入糖分對孩子的健康發(fā)育有重要作用。糖之所以會壞牙,是因為我們允許它長時間停留在牙齒上,使它有充足時間跟細菌發(fā)生作用,產(chǎn)生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壞牙的不是糖,而是我們沒有讓寶寶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下面這些毀牙的習慣,你家的寶寶中了幾條呢?
1、孩子喝夜奶頻繁。吃完奶翻身就睡,牙齒整夜都被富含糖分的奶液包裹著。
2、平時零食不離嘴,還不肯刷牙漱口。
3、用米湯代替白開水給孩子飲用。讓孩子的牙齒長時間包裹在碳水化合物產(chǎn)生的糖分中。
4、水果蒸煮后再食用。這樣既破壞營養(yǎng)又不能發(fā)揮粗纖維對牙齒的清潔作用。
5、讓孩子自己刷牙。我們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很多事,但刷牙這件事不行。讓孩子自己刷牙一定得等到他們能靈活運用自己的小手做事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