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走出洗牙的誤區(qū)!
摘要:牙齒是陪伴人類最久的器官之一。一口健康靚麗的牙齒,不僅能夠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對社會交往也有重要作用,難怪有些人把牙齒當做“門面”工程很重要的一部分。
牙齒是陪伴人類最久的器官之一。一口健康靚麗的牙齒,不僅能夠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對社會交往也有重要作用,難怪有些人把牙齒當做“門面”工程很重要的一部分。現(xiàn)在潔牙和
美白牙齒已經(jīng)不再是明星們的專利了。洗牙”這一名詞也逐步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但仍有一部分人由于對洗牙目的不太解,加上受某些經(jīng)驗性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了認識上的誤區(qū)。
誤區(qū)1:洗牙會導致牙縫增大,牙體受到損傷,引起牙齒過敏。
持這種觀點的人,首先是對洗牙的原理和目的不了解。目前,醫(yī)院及正規(guī)牙科診所進行的洗牙,是通過超聲波高頻振蕩,去掉牙齒表面的結石及鈣化的污物,避免其進一步刺激牙齦,出現(xiàn)出血、怕酸、怕甜、怕熱、
怕冷等癥狀,進而導致
牙齦發(fā)炎。這種清洗對牙齒是沒有磨損和傷害的。其次,洗牙后牙齒過敏、牙縫增大,感覺不太舒服,是由于多年來沒有洗牙的習慣,
牙結石附著在牙體上時間過長,堅硬度高,一下子去掉后,反而不太適應。再加上長期不洗牙,導致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平時有結石覆蓋,洗掉后出現(xiàn)會出現(xiàn)一定的過敏癥狀。牙結石如不及時清除,會大大提高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率。至于牙縫問題,這是本來就有的,只不過長時間沒有清洗,讓結石給堵塞了。
誤區(qū)2:洗牙花錢費時又難受,沒有必要。
許多人都會舉出這樣一些例子:某某老人,90多歲了,一輩子沒刷過牙,也沒洗過牙,照樣活得好好的;某某老人,早就沒牙了,身體一直很好,今年都快百歲了。有的人還認為,人老了牙不掉不吉利。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對的。牙齒如果保護得好,完全可以陪伴終身。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健康老人的定義中有一條就是:“健康老人應該有20顆以上自己的牙齒。”
一般情況下,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即可,對于吸煙者,較好3個月左右洗一次。定期洗牙,不僅清潔了牙齒,醫(yī)生還可同時為洗牙者做一次牙齒檢查,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治療。前列次洗牙,因為牙垢較多,可能會有些難受,但只要堅持下來,并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潔,下次洗牙就好多了。
通過清洗,不但牙齒會變得更加清潔,口腔內的異味(一般是由于牙部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引起的)也會消除。這不僅能實現(xiàn)“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嗎嗎香”,更會使自信心得到提高,對于成功的社會交往也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