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的那些事兒(一)
摘要:很多年輕人由于各種原因,有少數(shù)牙齒缺失。有人認為,反正還有很多牙齒,缺了1,2顆也沒什么關系,既沒有不舒服,也還能夠吃飯,完全可以不用鑲牙。
缺牙后為什么要及時修復?
很多年輕人由于各種原因,有少數(shù)牙齒缺失。有人認為,反正還有很多牙齒,缺了1,2顆也沒什么關系,既沒有不舒服,也還能夠吃飯,完全可以不用
鑲牙。
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缺牙后如果長期不修復,會產生很多問題。首先是兩邊的牙齒會往缺牙的間隙傾倒,牙縫會慢慢變大,吃東西塞牙縫,如果清理不干凈,就會導致蛀牙;其次,缺牙對面的牙齒由于沒有咬合關系了,會逐漸伸長,破壞正常的咬合曲線,甚至干擾下頜的運動;第三,如果是承擔咀嚼功能的關鍵大牙缺失,那么缺牙一側的咬合效率會明顯下降,人們會不由自主的用另一邊去咬東西,這樣長期偏側咀嚼,會造成一側牙齒負擔過重和咬肌肥大,左右臉看起來不對稱;第四,等到我們嘗到了上面3種苦頭后,終于決心要修復缺失牙齒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由于兩邊牙齒的移位和對面牙齒的伸長,已經沒有理想的位置了,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對其它牙齒進行費時費力的調整后,才能修復缺失牙,本來一顆牙齒的簡單問題,變成了好幾顆牙齒的復雜問題。
如果是缺了好幾顆牙齒的中老年人,就更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調查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缺牙10顆左右,但鑲牙的人只有50%。甚至還有老年朋友認為,掉一顆鑲一顆太麻煩,不如等掉光了再一起鑲。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對于老年人而言,牙齒其實就跟眼睛一樣寶貴,缺了牙不僅影響食欲,還會影響消化吸收,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健康問題。有調查顯示,全口無牙的老年人之中,因咀嚼效率低影響食欲,近三成致營養(yǎng)不良。缺牙后就應該及時修復,不能延誤,否則會對剩下的健康牙造成影響,給將來的修復造成困難,而且缺牙時間越長,修復效果也就越差。多缺失一顆牙,咀嚼效率就會損失一點,生活質量也就下降一點,修復難度會增加很多。等到一顆牙齒都沒有了,安裝全口
假牙倒是方便,問題是全口假牙的固位力只有可憐的幾十克,說話、吃飯、
打噴嚏都有可能會整個牙齒掉出來,只能吃很軟的食物,生活質量就無從說起了。所以建議老年朋友們缺牙后要及時修復,切勿等全口牙都掉光了才去鑲牙。
公平的說,
烤瓷牙是一種很成熟,效果也比較好的修復方式。在種植牙出現(xiàn)以前,甚至是最佳的修復方式。但這種方案最大的缺點是要磨除兩邊的健康牙。牙體組織一旦磨除,就永遠無法恢復。此外,由于缺牙區(qū)沒有牙根的刺激作用,牙槽骨會緩慢萎縮。目前種植牙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所以這種方式會逐漸被取代。
3種植牙
是目前口腔醫(yī)學界公認的最理想的缺牙修復方式,下文會詳細說明。
什么是種植牙?
什么是種植牙?光聽名字,很多朋友會認為種植牙是把一枚牙齒的“種子”放到嘴巴里,然后它就會生根發(fā)芽,長出一顆新牙。其實并非如此。想了解種植牙的原理,先要從
拔牙傷口的愈合講起。天然牙分為兩部分,牙冠和牙根。牙冠是暴露在口腔中,承擔美觀和功能的部分;牙根是生長在上頜或者下頜的牙槽骨中,承受咬合力量的部分。由于牙槽骨表面被粉紅色的牙齦覆蓋,很多患者會誤以為牙齒是生長在牙齦里的。牙齒因為各種原因脫落或者拔除后,牙槽骨中就會留下空洞,稱為拔牙窩。幸運的是,這個空洞很快會被牙齦覆蓋,內部會慢慢被新生骨充滿,最后全部被填平,這叫做拔牙窩的愈合。
所謂“種植牙”,其實并不是一個生根發(fā)芽的過程,而是高科技仿生的設計。種植牙由3個部件組成,分2步走。第一步是把純鈦制成的人工牙根,通過精細而無痛的手段,準確植入到缺牙區(qū)牙槽骨中。經過2-3個月,純鈦牙根就能和牙槽骨牢固結合,這一現(xiàn)象叫做骨整合,由瑞典學者Branemark教授在上世紀50年代偶然發(fā)現(xiàn),是現(xiàn)代口腔種植學的理論基礎。國外研究測量過,純鈦牙根和牙槽骨的結合強度,比天然牙還要高很多。等人工牙根徹底結合牢固了,就是第二步過程,醫(yī)生會在牙根上面安裝基臺,再在基臺上面安裝烤瓷牙,這樣就能恢復缺失牙的形態(tài)和功能了。所以純鈦牙根是埋在牙槽骨中的,是下部結構和基礎;烤瓷牙是暴露在牙齦外面的,是上部結構和功能表現(xiàn);基臺是承上啟下的中間連接結構。正是通過這3個部件的精密配合,才能組成這個模擬天然牙齒的,精密而復雜的仿生結構---種植牙。
種植牙由哪幾部分組成?
種植牙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把一個種子“種”下去,就能長出一顆牙齒。實際上,種植牙是一套集高科技和精密加工技術于一體的人造結構。
目前臨床上主流的種植牙系統(tǒng)大多由三部分組成,即人工牙根、基臺和烤瓷牙。人工牙根是植入到牙槽骨內的部分,一般由純鈦制成,生物相容性極佳,可以和我們的牙槽骨建立長期牢固的骨性結合。人工牙根是種植牙最關鍵、最重要、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只有選擇經過長期臨床驗證的成熟種植系統(tǒng),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yè)種植醫(yī)生植入到牙槽骨內正確合適的位置,才能保證人工牙根能長期穩(wěn)定的承受咬合力量、支持和固定種植牙。
第二部分是基臺。簡單來說,基臺就是連接下部人工牙根和上部烤瓷牙的中間結構,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功能?;_和人工牙根有多種連接方式,比如內六角、外八角和莫爾斯錐度連接,一般用中央螺絲固定于人工牙根上。在早期,基臺都是由種植體廠家提供的成品,一般由純鈦制成,能夠和相應型號的人工牙根精密配合,由醫(yī)生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型號的基臺。最近10年來,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加工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由電腦根據不同的患者情況精密加工的個性化基臺大行其道,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而材料也不再局限于純鈦,二氧化鋯全瓷基臺開始運用于前牙區(qū)域,能獲得更好的美學效果。
第三部分,也是最上面部分就是烤瓷牙了。這也是種植牙行使咬合功能最直接的體現(xiàn)。基臺通過螺絲固定在人工牙根上,烤瓷牙再固定于基臺上,于是這三個部分就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功能整體??敬裳婪譃?大類,一類是金屬烤瓷牙,在陶瓷內部有一層金屬支架。不同金屬對烤瓷牙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學性能有很大影響。一般我們建議選擇純鈦烤瓷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和種植牙根、基臺是同種金屬,也不會影響今后的核磁共振檢查。另一類烤瓷牙是二氧化鋯全瓷牙,不含任何金屬,生物相容性和美學性能都無可挑剔,強度也有了長足的提高,甚至超過了傳統(tǒng)的金屬烤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