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身體消耗大需要多喝水,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專家提醒,這種高溫天口渴后一定不要“狂飲”,特別是一些冰鎮(zhèn)飲料。可以適當補充些淡鹽水或者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體內鹽分丟失過多,不及時補充鹽分易使體內電解質比例失調,導致代謝紊亂。同時,也可適當補充一些溫開水、綠豆湯或含電解質的飲料。
睡眠保證充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但需注意,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三餐多吃蔬果
在飲食方面,總體來說,夏日以清淡為主。一日三餐要規(guī)律,不暴飲暴食。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同時,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病從口入”。
空調最低24℃
疾控專家表示,有的人脫離高溫環(huán)境后喜歡開足空調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fā),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如果過度貪涼容易引發(fā)神經系統(tǒng)等疾病。像年輕人在高溫天氣下劇烈運動,之后又貪涼,很容易熱傷風。所以,越是高溫天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時,建議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以下。
特別需要防中暑
要預防中暑,根據高溫天氣調整作息時間,避開一天中氣溫的最高時間段進行戶外運動。外出時采取必要的防曬措施,盡量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著透氣、散熱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中暑包括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的患者體溫一般不會超過38℃,表現(xiàn)為頭暈、眼花、耳鳴等癥狀。
輕度中暑
輕度中暑體溫一般會超過38℃,同時伴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體溫常在40℃以上,主要表現(xiàn)為痙攣、驚厥、休克、昏迷等癥狀。其中,“熱射病”就是重度中暑中最嚴重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