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患兒行為問題及其與父母孤獨癥特質(zhì)和家庭功能的相關分析!
摘要:孤獨癥是一種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狹窄的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為核心的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疾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手段,主要通過長期的行為干預和訓練改善癥狀。
目的
了解
孤獨癥患兒行為問題、臨床癥狀及其父母的孤獨癥特質(zhì)情況以及與家庭功能的相關影響。
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就診的29例孤獨癥患兒家庭作為孤獨癥組,招募30名健康兒童家庭作為對照組。采用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修訂版(Auti
smDiagnosticInterview-Revised)與患兒母親進行訪談并確診,家庭功能量表(FamilyAssessmentDevice,FAD)評估家庭功能,孤獨癥譜系量表(AutismSpectrumQuotient,AQ)評定患兒父母孤獨癥特質(zhì),兒童行為量表(Achenbach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評定患兒行為問題。2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秩和檢驗或卡方檢驗,家庭功能的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
結果
(1)孤獨癥組FAD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5.368~-3.037,均P<0.01)。孤獨癥組父親AQ社交技巧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父親[(3.86±1.43)分與(2.73±1.20)分;Z=-3.109,P<0.01],孤獨癥組母親AQ社交技巧[(3.66±1.26)分與(2.23±1.25)分]和溝通維度[(2.72±1.75)分與(1.57±1.38)分]得分高于對照組母親(Z=-3.151、-2.231,均P<0.05)。孤獨癥患兒存在的行為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交往不良、強迫、社交退縮及多動等方面(Z=-4.554、-3.872、-5.260、-3.764,均P<0.01)。(2)患兒CBCL分裂樣及總分與FAD總功能得分呈正相關(r=0.712、0.657,均P<0.01)?;純篊BCL強迫、母親AQ溝通維度和父親AQ社交維度與FAD問題解決呈正相關(r=0.626、0.580、0.574,均P<0.01)。
結論
孤獨癥患兒家庭功能存在明顯缺陷,患兒行為問題及其父母的孤獨癥特質(zhì)均可能與家庭功能損害有關,尤其是家庭功能中的問題解決功能與患兒及其父母相關。
孤獨癥是一種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狹窄的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為核心的廣泛性
發(fā)育障礙疾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手段,主要通過長期的行為干預和訓練改善癥狀。近年大量研究顯示,一些孤獨癥患兒的一級或二級直系親屬雖然社會能力未明顯受損,且并未達
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但符合孤獨癥亞臨床表現(xiàn),即孤獨癥特質(zhì),包括社交、言語和行為方面的特質(zhì),由此提出孤獨癥廣泛表型(broaderautismphenotype)的概念。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為家庭成員的心理、社會性等多方面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一定的有利條件,且家庭功能與家庭成員的行為特點、情感互動等有密切聯(lián)系。家庭作為孤獨癥患兒
持久訓練的重要場所,其功能正常對患兒病情的緩解有重要意義。了解孤獨癥患兒家庭功能的具體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從家庭功能角度進行干預,對患兒的訓練及癥狀緩解有重大意義。既往大量研究顯示,孤獨癥家庭功能差于健康對照組,但并未明確家庭功能具體受損的維度,且多從患兒照顧者生活應激、照顧負擔、心理健康等角度評估其家庭功能,忽略了患兒本身的臨床癥狀及其伴隨的行為問題,以及患兒父母孤獨癥特質(zhì)等方面對家庭功能的影響。我們的研究旨在明確孤獨癥患兒家庭功能的特點及具體受損維度,并且探討患兒行為問題和核心臨床癥狀及其父母的孤獨癥特質(zhì)兩方面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從而為患兒家庭功能的干預提供針對性的建議,以助于患兒的癥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