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想變得更聰明更快樂,但是,更快樂是否是來自于更聰明呢?民間的智慧并不這么認為:老話說“無知是福”,“只有傻瓜才會幸福”。那么,心理學文獻會怎么說呢?在《職業(yè)行為雜志》上新發(fā)表的一項元分析結合了數十個過去的研究,這些研究包含了成千上萬個被試,而且,與被普遍認可的智慧相反,其結論是,更高的智力的確與更多的幸福(或“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滿意度相關,但,這個相關性有些弱。
印第安那大學的ErikGonzalez-Mulé和他的同事詳細篩選并辨識了從1980開始發(fā)表的和未發(fā)表的文獻與論文。綜合了涉及近50000人參與的33篇論文的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智力(或他們所謂的“一般智力能力”)與生活滿意度呈弱相關,但與生活滿意度沒有顯著的正相關,與工作滿意度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上的中度顯著正相關。
他們將因素分解到智力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及智力對“工資收入”的影響,這兩項因素本身是與更大的幸福相關的,進而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了更高智力對于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有顯而易見好處的證據。這表明,更高的智力間接的相關于更大的幸福,因為更聰明的人往往賺的錢更多,但是,這尤其是因為他們往往有更復雜的工作,這大概會有更多的回報。
根據涉及近30000名參與者的38項研究,較高的智力也間接的相關于工作滿意度,這一事實來自于其工作復雜程度與其收入相關。但這是心理學,所以,這里當然有一個支持“聰明的人很少快樂”的民間智慧交集。當研究人員在分析中恒定了工作復雜性和收入這兩個變量后,他們發(fā)現(xiàn),高智商與工作滿意度并不相關。不同的是,如果你想象一個人有著特定工作復雜程度和一定的收入水平,那些智力更高的人往往會對自己的工作不太滿意。如果你認為聰明的人比其他人更可能在沒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中體驗到無聊和沮喪,這個直覺就有些道理了。
如此的元分析的優(yōu)勢是,他們可以借鑒海量數據,但這項新的研究也有一些明顯的局限性:一些數據已經過去幾十年了,可能與今天的世界不相關。而且,這是橫截面的數據,對于解決智力是否改變了生活和工作滿意度而言,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也不知道這樣的過程是否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