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而完整的生活,似乎是生活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不是四分五裂地生活著,而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活著——無論你是身處公司,還是呆在家里,或是漫步于林中。
只有全然的行動才能帶來智慧,全然的行動即是智慧。但是,我們都生活在碎片之中,作為有家室的人,就會忽視除家庭以外的一切,作為宗教人士——就持有特定的理論、觀念、不同的信仰和教條。
壹個人總在不斷地努力,要在地位、職位、聲望上有所成就,無論這地位是世俗世界的,還是圣人世界的,他總在努力、努力。
頭腦從沒有一刻是完全清空的,因而也不得寂靜。而寂靜之中就會產(chǎn)生行動。我們不再是原創(chuàng)性的,正如我們一再說過的那樣,我們都是環(huán)境、境遇、文化以及我們身處其中的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而我們也都接納了這些,而要有轉變則需要極大的能量。
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時,就會有全然的行動。當你用頭腦思考時,行動就是四分五裂的。
我們大多數(shù)人用頭腦思考很多的事,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過著四分五裂的生活——想一套、做一套,舉棋不定,很矛盾。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僅僅需要用頭腦思考,還需要全副身心地投入其中。
我們不僅僅談到行動,也會談到慈悲,因為行動本身就蘊含著慈悲。慈悲并不脫離行動,它并非是種要用行動去與之趨近的觀念。
行動蘊含著慈悲,行動不僅僅存在于技術關系層面上,它也存在于壹個人生活的全部活動里,我們正在說的是全然的行動,而非四分五裂的行動。當存在觀察時,就沒有觀察者,觀察者是種觀念,是個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