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是常見于兒童身邊的疾病了,給無數(shù)的患兒帶來了傷害,而且影響到他們平時的生活,該病是一種影響嚴得并且發(fā)病率極高的疾病,我們應當深入的將該病的表現(xiàn)了解清楚,一起往下看了解一下孤獨癥的相關(guān)表現(xiàn)是什么。
兒童孤獨癥的表現(xiàn):
兒童孤獨癥也稱為兒童自閉癥,通常在小兒3歲以內(nèi)起病。兒童孤獨癥的具體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guān)。患兒的主要癥狀是社交障礙、語言障礙、行為刻板重復及興趣狹窄。孤獨癥患兒的早期表現(xiàn):患兒在發(fā)病初期不會對親人微笑,如親人要把他抱起時,他不會伸手做被抱的準備,也不會將身子貼近母親。
最明顯的特征是社交困難?;純和ǔo@得特別孤獨,與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聯(lián)系,即使對父母也毫不依戀,如同陌生人。但與陌生人相處,又不感到畏縮。正常兒童常以凝視對方表達自己的感情與要求,而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不會以這種方式表達感情與要求;患兒到5歲左右,常還無朋友,很少與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應,常常說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來。
孤獨癥患兒也會出現(xiàn)語言發(fā)育遲緩?;純簩φZ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低下,無法理解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子,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tài)及音調(diào)等與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會性模擬,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開火車”、“造房子”。有的患兒語言刻板,代詞錯用,如“我要”說成“你要”。
孤獨癥患兒常會有儀式性和強迫性行為。由于患兒缺乏變化與想象力,常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如反復給玩具排隊,總要玩弄自己的腳趾,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都表示反對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裝飾品的變化等。此外,部分患兒還可能表現(xiàn)為感知障礙,有視、聽、觸等多種感覺反應遲鈍或反應過敏。部分患兒甚至會存在認知障礙或智力低下,缺乏抽象思維能力。
孤獨癥的防治方法:
目前,我國人民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粗糧正逐漸被細糧所代替,飲食精細化,食物類型亦在改變,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膳食增多。尤其是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糖果、巧克力等含糖量高的零食不斷,更易于形成“酸性體質(zhì)”。因此,在現(xiàn)代生活條件下,不可忽視兒童孤獨癥的預防。嬰兒應盡可能用母乳喂養(yǎng),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堿性礦物質(zhì),有益于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因而能預防兒童孤獨癥。獨生子女應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堿性食物”。
當然,防治兒童孤獨癥要采取綜合性措施,除講究膳食的“酸堿平衡”外,還要讓孩子多參加各種鍛煉,多參與社交和集體活動。切勿讓孩子長期過“封閉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終生。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類似兒童孤獨癥的表現(xiàn),應及時請教醫(yī)生,妥善施治,并進行有關(guān)誘導訓練,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之類的藥物。
了解了上面的介紹之后,我們已經(jīng)清楚的認識到了孤獨癥的相關(guān)表現(xiàn)有哪些了,孤獨癥會讓孩子過分的封閉,這對于他們的成長會帶來很嚴重的阻礙,這種疾病在心理疾病當中非常的嚴重,為此需要進行一些心理方面的指導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