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認為自閉癥患者就是精神病患者,因此將他們視為異類排斥在外,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他們雖然智力發(fā)育遲緩,但未必都是弱智,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達上存在困難,為了幫助大家正確的認識自閉癥,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它的有關常識。
兒童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fā)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由于兒童孤獨癥起病年齡早、癥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至今也沒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
現比較統(tǒng)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臨床上比較有效的具體干預方法有行為干預、結構化教育、感覺統(tǒng)合訓練、語言訓練、針刺療法、音樂游戲治療等。
應該說這是一個近幾年才被人們正視的一個病,過去也有,但相對現在而言較少。但還是有萬分之五的發(fā)病率。該病男女發(fā)病率差異顯著,在我國男女患病率比例為4:1。
以上為您介紹的就是有關自閉癥的一些常識,看完介紹相信大家對自閉癥這種疾病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實踐證實,很多自閉癥患者通過相關專業(yè)的訓練后,生活變得有規(guī)律了,而且也能說一些話了,所以在此提醒患者家屬切不可輕易放棄對他們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