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時許,在沈陽市鐵西區(qū)工人村街道“陽光家園”,小艷并不沉默,甚至還露出了笑容,潘偉正在耐心地指導小艷練習書法。記者白琳攝
自從16歲輟學的那一天,小艷(化名)便躲進了餐廳的一張小床上,再也不說話。
她既不會叫“爸爸媽媽”,也從來不對人笑,更不愿意出門。
10年后,小艷認識了“媽媽老師”,她奇跡般地說話了?,F(xiàn)在的小艷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
小艷患有自閉癥,智力功能也十分微弱。她出生在低保戶家庭,母親也患有精神疾病。昨日,記者在沈陽市鐵西區(qū)工人村街道“陽光家園”見到了小艷,她很瘦,頭發(fā)很短。小艷并不沉默,甚至還主動打了招呼。當被問到以前為什么不愛說話時,小艷低頭想了一會說:“我害怕。”
現(xiàn)在,她不再害怕了,因為遇到了“媽媽老師”。
小艷口中的“媽媽老師”就是在“陽光家園”工作的潘偉。
附近的鄰居告訴潘偉:“我們樓有一個女孩,從來不下樓,也不說話,你能不能幫幫她?”于是潘偉找到了小艷。
小艷終于說了一個“早”字
潘偉第一次見到小艷時,她蜷縮在床上一動不動,兩只眼睛直直地盯著腳面,不敢看人。潘偉一走進她,她就渾身緊張,開始不停地顫抖。小艷不會洗澡,她的手臂因此脫皮,潘偉輕輕地用手撫摸著她,從頭發(fā)到手指。漸漸地,小艷緊繃的肌肉開始放松下來。
在潘偉的耐心勸導下,小艷終于愿意走出家門。潘偉給她倒了一杯溫水:“小艷,我想跟你做個朋友好嗎?”小艷開始直視潘偉的眼睛,但對她的話仍舊似懂非懂。
自閉癥</a>患兒”她是老師,更像媽媽"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11/20151121100407539.jpg" />
每天潘偉都會和小艷打招呼:“早上好”、“小艷,你想吃點什么嗎?”潘偉總是鼓勵她說話,哪怕只說一個字也好,可是小艷始終沉默著一言不發(fā)。潘偉并不急躁,而是一如既往地輕輕撫摸著她。終于有一天,潘偉還是像平時一樣對她說“早上好”,出乎意料的是,小艷用微弱得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早。”雖然只有一個字,還是讓潘偉激動得一夜未眠。
從那以后,小艷每天都會多說幾個字,有時候是“早上好”,有時候是“吃得很好”。起初潘偉問她什么,她就回答什么,只有短短幾個字。后來她可以說出一整句話,有時還會主動說話,現(xiàn)在她們已經(jīng)可以自如地聊天了。
手把手教會小艷寫字了
小艷失去寫字的能力已經(jīng)10年之久,想要再找回來,需要下一番苦功。開始小艷總是記不住每個字的筆順,潘偉就反反復復地教她。小艷的字寫得很圓,筆畫總是糾結在一起,潘偉就握著她的手,彎著腰一筆一劃地教她寫。手把手寫了半篇小楷下來,潘偉總是累得直不起腰,可是看見小艷的進步,她覺得做什么都值得。
在小艷的書桌上,擺著一本日記,封面上印著幾個字——“寫給自己的信”。小艷告訴記者,這是潘偉送給她的禮物,希望這本日記能夠帶著她“找回自己”。
在小艷6月1日的日記中寫著這樣一句話:“今天潘老師為我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吃完了飯還有蘋果,還有糖果……我高興極了,不光是過兒童節(jié),還有她對我的關懷。”
小艷主動擦門窗她感動哭了
潘偉平時會教小艷如何微笑,并總是告訴她笑起來很漂亮。有一天早晨,潘偉一走進大門,就看見小艷拿著抹布正在擦門窗。“你在干什么?”潘偉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小艷竟早到了一個多小時。小艷擦擦頭上汗珠說:“這里灰大,我來把它擦干凈。”
潘偉感動得半天沒說話,而是輕輕地抱住了小艷,眼淚涌了上來。“我要獎勵你一面小紅旗,因為你不僅懂得了要愛護自己,也學會了要愛護大家,以后你一定會比任何一個孩子都快樂!”
學會洗澡小艷叫她“媽媽老師”
以前,小艷不會洗手洗臉,也不知道怎樣愛護自己。小艷的胃腸不好,潘偉苦口婆心地勸她吃面食。第一次包餃子,小艷勉勉強強吃了八九個。潘偉耐心地對她說:“你是女孩子,要懂得照顧自己,要多吃面食,養(yǎng)胃。”第二次包餃子,小艷吃了12個,前幾天又包餃子,她吃了15個。
一開始,潘偉每天都端來一盆水,教小艷洗手、洗臉;夏天很熱,她會拿一條毛巾,幫小艷輕輕地擦身體,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學習,小艷可以自己洗澡了。
小艷告訴記者,媽媽做的事,老師都會做。“她照顧我,我很喜歡她,她像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