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徐琴美教授來到錢報網“微訪談”欄目,與兩位自閉癥孩子的家長進行互動,還解答了不少網友在教育孩子時遇到的困惑。
徐教授認為,0-3歲是嬰幼兒教育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一定要給孩子一個相對穩(wěn)定安全的環(huán)境,心理學上稱為“安全基地”,這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語言的發(fā)展、以及情感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
環(huán)境變化對3歲內孩子來說很可怕
@李女士:外孫一直都是我?guī)У?,在?歲半的時候,孩子跟他奶奶住了一段時間,接回來后,就不愿見人,膽子非常小,上幼兒園背古詩,聲音非常輕。
@徐琴美: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對3歲以前的孩子是很可怕的事情?,F在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變化生活環(huán)境,一會父母帶,一會外婆帶,一會又是爺爺奶奶帶。他是一個人,不是玩具,他有自己的情感交流系統(tǒng)、語言符號系統(tǒng)、行為習慣系統(tǒng)。嬰幼兒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會擾亂這些系統(tǒng),導致孩子跟外界不愿意交流,情感、語言和行為習慣都會出現問題。
@清水蓮花: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自閉癥</a>的教與養(yǎng)"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11/20151116145942884.jpg" />
@徐琴美:孩子在生活中肯定有挫折,愿望得不到滿足就是挫折。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滿足時,怎樣讓孩子去接受,建議可以用選擇的方法。
比如在商場,寶寶哭鬧著想買的玩具很貴或很不實用,家長不想買,可以指著另外兩個玩具,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然后讓他從中選擇一個買。這種方法往往很奏效。
家長要糾正孩子習慣比養(yǎng)成習慣更難
@周先生:我們家的孩子不愿意坐馬桶,一直都用尿不濕。怎樣才能養(yǎng)成小孩自己大小便的習慣?
@徐琴美: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糾正習慣,這比養(yǎng)成習慣更難。一個好的爸爸媽媽最重要的品質是要觀察孩子的習慣,比如觀察孩子的大小便時間。家長要非常有耐心,有時就是在成功的前一分鐘,家長放棄了。還有一個辦法是對衛(wèi)生間做改造,放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讓衛(wèi)生間成為孩子喜歡去的地方。
@周先生:孩子最近很喜歡尖叫,生氣時會尖叫,開心時也會尖叫。
@徐琴美:這是孩子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赡芎⒆釉诓唤浺忾g叫了一聲,發(fā)現很舒服,于是習慣就保留下來了。家長給孩子的反饋很重要。我們要讓另一種行為來取代尖叫,比如說,讓寶寶高興的時候抱爸爸一下,或拍一下皮球來取代之。
@Chongqingyatou:怎么糾正寶寶亂扔東西的壞習慣?
@徐琴美:扔東西是孩子在玩“開關游戲”。扔一下就是按一下開關,看看家長是何反應,如果家長反應很強烈,就會強化孩子這個行為。所以建議家長在孩子扔完后,引導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更好玩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