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對聲音充耳不聞;從來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話;眼睛迷離飄移,時時躲避別人的視線。在醫(yī)學上,他們被稱為“孤獨癥”,但孤獨癥兒童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獨地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然而,在長春,這個最有人情味的城市,這些折翼的天使將不再孤單。近日,在長春市文教工作會議上,長春市教育局局長馬軍透露,今年長春將重點落實《長春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建成一所高標準、規(guī)范化、專業(yè)性強的全國一流的長春市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中心。2月末,康復教育中心即將揭牌,只要有長春市戶口,且被長春市心理醫(yī)院確診為孤獨癥兒童,符合可教育、可訓練的入學條件,即可免費入學。
今年3月開始招生
在長春市寬城區(qū)西天光路,一座四層小樓特別顯眼,天藍的色調,讓人感到舒緩、寧靜,這里即將是孤獨癥兒童的新家。
還沒開學,教職員工在細心地打掃衛(wèi)生,副校長王麗接待了記者。這里原來是長春市寬城區(qū)培智學校,始建于1995年,專門招收殘疾、智力低下兒童,2001年開始接收孤獨癥兒童?,F(xiàn)在該校建筑面積5443平方米,教職工32名,孤獨癥兒童26名。
“孤獨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發(fā)育障礙,表現(xiàn)為語言、社交、行為各個方面的異常,大部分患兒還伴有智力落后。但是這種病具有隱蔽性,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逐漸發(fā)現(xiàn)的。”王麗說,“盡管孤獨癥的病因尚不明確,但特殊教育訓練是改善孤獨癥兒童發(fā)育障礙的有效途徑。孤獨癥孩子發(fā)病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這種規(guī)律,并給予個性化、長期的訓練,可以縮短他們與社會的距離。”
據(jù)了解,這里最多可容納80到120名孤獨癥兒童,今年3月開始招生。
不按年齡分班
“一樓是田園風格、二樓是宜居風格、三樓是中國風、四樓是地中海風格……”辦公室主任劉舟帶記者參觀了整座教學樓。
為了省錢,老師們沒有請裝修公司,而是自己動手設計了各種圖案和裝飾。
四樓有一間綜合測評室,招收的孩子第一站就要來到這里,參加一次全面測評,包括語言、運動能力、認知能力、感覺能力等等。
“我們將孤獨癥孩子分為"可教育與不可教育"、"可訓練與不可訓練"、"只能護理"等類型。”劉舟說,測評之后,老師們就會為不同孩子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這里的分班和其他學校不一樣,分為基礎班、成長班、提高班、職業(yè)班、學前班等。“不能嚴格按年齡分班,而要看他的認識能力、活動能力、語言能力。”劉舟說。
“即使你是一只小海龜,我們也尊重你的速度。”在四樓的樓梯口,寫著這樣一句話。劉舟說,她很喜歡這句話,孤獨癥孩子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與人交流、學習,需要老師、家長付出更多的精力與耐心。
這里有很多天才
在四樓的美術室內,陳列著一幅幅孤獨癥孩子們的畫,構圖精美,每幅都頗有意境。
記者隨手拿起一幅鉛筆畫,畫的是擁擠的街道,有上百輛形態(tài)各異的汽車,作品畫出了立體的感覺。
“這幅畫的作者叫小偉,他的畫在國際上拿過獎呢!”劉舟說,這里的孩子有很多天才,還有在奧運會上拿過獎的。“那個房間里,掛的都是他們的獎牌。”順著劉舟的手指望去,掛在墻上的獎牌閃著光,這都是孤獨癥孩子在特奧會上拿到的。
在二樓,有一間模擬銀行,是鍛煉孩子們交際、計算能力的地方。劉舟說,孩子們都有一張存折,表現(xiàn)好的話,可以得到老師給的五角星,集到一定數(shù)量,就可以到隔壁的超市去換自己喜歡的小食品、文具。這里還有郵局,孩子們會幫老師將信件、包裹取回來,分好類。
長春市心理醫(yī)院業(yè)務院長桑紅介紹,建設這所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中心,是長春市政府的民生工程之一。為此,長春市心理醫(yī)院的專家將為該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如孤獨癥兒童的診斷、特教老師的指導,孤獨癥兒童康復中的心理指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