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是基于2002至2008年間的國家家庭年度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其中包含261個有自閉癥小孩的家庭和64000沒有健康問題小孩的家庭。研究綜合考慮了多項因素:父母年齡,種族,教育,健康等,發(fā)現(xiàn)父親之間沒有什么太大差異,而媽媽的收入有很大不同。
據(jù)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ZuleyhaCidav博士:比起孩子健康的媽媽,有孤獨癥孩子的婦女可能去工作且工時少于7小時的人數(shù)要少6%,收入少14755美金或者56%,比有其他疾病的孩子的媽媽收入少35%。家庭收入差距的主要塬因是媽媽沒有工作或者工資少或者工時少。
Cidav認為這些發(fā)現(xiàn)并不驚奇。因為通常媽媽們是首要的照料者,她們必須“投入大量個人資源來照顧孩子”,包括犧牲個人生涯和收入。
研究作者同時也指出有孤獨癥孩子的媽媽有賺更多錢的潛力,因為她們很明顯受了更高的教育,且年紀更大。
先前的研究集中于通過直接審查醫(yī)療保健的直接費用來評估財政對家庭的影響,但忽視了非財政對家庭的重大影響。
有孤獨癥孩子的父母面臨兩難選擇,若不能支付高額的孩子託管費,就必須減少工作時間自己照顧孩子,若是拿出時間照顧孩子,就將家庭生活處在風險中。
據(jù)疾病控制預(yù)防中心,孤獨癥在美國,從輕微的艾斯伯格綜合癥到嚴重的智能缺陷和社會殘疾,大約110個中就有1個孩子受影響,要找出影響孤獨癥的所有因素來更好地幫助這些家庭。
作者寫到:“當評估干預(yù)政策時,要包括所有介入當事人的花費和收益,還有該家庭的。按照成本效益分析精確說明家庭的效益,能提高我們對干涉到孤獨癥的全部成本和收益的瞭解,讓政策制定者為孤獨癥治療分配資源。另外,低估新財政政策很可能為家庭製造負面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