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夢(化名)是一名自閉癥兒童。剛剛上幼兒園時,夢夢一刻也坐不住,也不懂得與同學、老師交流,老師們都以為夢夢只是調皮,終究會成為一個“乖孩子”??扇雸@兩個多月了,夢夢還是個不會交流的“小瘋子”,不會說4字以上的句子,分不清“你我他”。室外做游戲,其他小朋友都很守規(guī)矩,夢夢卻總是瘋跑,老師追都追不上。在談到自閉癥孩子夢夢時,班主任王杰面露難色:難管,卻又不忍心拒之門外。
上音樂課,一名老師彈鋼琴,一名老師站在夢夢身邊。“小朋友都會跟著節(jié)拍唱歌,但夢夢坐不住,喜歡搬著椅子走來走去,還喜歡亂跑。我是實習老師,專門分過來照看夢夢的。”專門照看夢夢的實習老師說,照顧夢夢很吃力,因為夢夢聽不懂老師的話。
事實上,普通學校對于自閉癥這類特殊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無奈。比起夢夢來,很多自閉癥孩子的上學之路要曲折得多。
今年5歲的琳琳(化名)就經歷了一段曲折的上學之路。
琳琳兩三歲時,表現(xiàn)的跟別的孩子不一樣,“跟人沒有眼神交流。”上幼兒園后,琳琳比別的孩子難管,“愛動、亂叫、不跟人說話”。一次,媽媽段勝和到幼兒園接女兒放學,看到女兒被老師安排坐在一間單獨的屋子里。段勝和難以抑制自己的悲傷,眼淚“嘩”地一下涌了出來……
這次之后,段勝和把女兒接回了家,再沒有上幼兒園。隨后的日子,琳琳輾轉在各個特殊教育學校,但每月一兩千元的費用讓這個工薪階層的家庭深感吃不消。上上停停,停停上上,為了省錢,琳琳只能這樣陸陸續(xù)續(xù)地接受康復訓練。
不光是經濟上的壓力,在特殊教育學校里見到的種種,也讓段勝和心里感到無比沉重。用段勝和的話說,每天看到的、接觸到的都是這類孩子,每天都有想哭的感覺。段勝和很想讓女兒進入普通學校上學,跟正常的孩子打交道。
其實無論是夢夢還是琳琳又或是眾多的自閉癥兒童,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自閉癥孩子能在普通幼兒園上學和普通小朋友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玩耍。希望通過跟普通小朋友的玩耍中盡快康復,并能得到正常的知識教育。他們希望普通學校能接受、理解和包容自閉癥孩子,不要再將他們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