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帶孩子去看醫(yī)生的話,醫(yī)生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患了“戀物癖”這是一種孩子與父母溝通太少,親熱不夠所致的病態(tài)表現(xiàn)。也許你會覺得很驚訝:我的孩子怎么會患“戀物癖”呢?孩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你給她的情感太少了,滿足不了她的需要。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的住房標間越來越好,很多家庭的孩子便會自己住個“單間”,享受“自主空間”,這本來是好事,可是另一方面,這也減少了家長和孩子的接觸機會,因為白天家長們要上班工作,跟孩子接觸的時間少,時間上出了吃飯看電視之外也少有和孩子“親熱”的機會,這就容易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讓孩子缺少親情的“滋養(yǎng)”和來自父母的安全感。孩子找不到情感寄托,就只能將自己的情感需要轉(zhuǎn)移到一些物品上,如用慣的毛巾,毛毛熊等玩具。
孤獨了" width="400" height="25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8/20150812112552831.jpg" />
既然孩子的“戀物癖”是由于情感孤獨所引起的,那么要預防或逐步戒除孩子的“戀物癖”。自然就需要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情感上的安慰了。孩子在情感上感到足夠安全。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多勻點時間給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動物,只要喂養(yǎng)就能夠長大。更何況我們在養(yǎng)護小動物的時候,還會給它們很多關(guān)愛呢,孩子當然需要我們傾注更多。孩子的成長更需要父母的愛,需要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缺少這些,他們就會感到孤獨和焦慮,就會被迫試圖從“物”的身上尋求情感庇護。
多抱抱他們,以解其“皮膚饑餓”
別低估你擁抱的價值,那對孩子來說幾乎是天下最好的禮物。擁抱和撫摸不一定要在獎賞孩子時才給予。擁抱應該是經(jīng)常的,無條件的,就算孩子今天做錯了事,感到不安,你也可以擁抱她,這是兩代人之間一種無聲的和解上市,你經(jīng)常性的擁抱是在告訴孩子們:我在你身邊,有我呢,你什么都不要怕,失敗了也沒關(guān)系……經(jīng)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極少會將各種玩具當作“精神保險帶”。
就算讓孩子獨處一室,睡前也要陪陪她
在本能上,孩子都是怕黑的,當然更害怕噩夢里的“壞東西”。所有如果你為了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而硬性將她與你分開,這并不明智。很多孩子就因為在入睡前害怕不安而染上“戀物癖”的。如果你在孩子睡前能夠陪伴孩子一會,開盞小燈讀一兩個好故事,等孩子睡著后在關(guān)燈離開,就比較容易使其對一些物體“脫癖”。
沒有任何一件東西對孩子的吸引力能超過父母的愛和關(guān)懷,所有當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關(guān)注“物”比關(guān)注你多時,你首先最應該做的就是檢討自己,看看是否因為你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使孩子的情感“餓”著了。如果是這樣,那么應該怎么做,相信不用在叫你了吧?
在許多父母看來,孩子過分留戀某件物品的行為也許只是一種尋常的習慣而已,但實際上,孩子可能正在通過這種方式向你暗示:我很孤獨……
?。ū疚膩碜跃W(wǎng)絡,版權(quán)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quán)益,請聯(lián)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