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會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大大小小的,瞌睡癥就是其中一種,該病嚴重的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需要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角度瞌睡癥的癥狀有哪些呢,希望下面的內(nèi)容可以給您帶來幫助:
1.濕濁蒙蔽型
頭重如裹,口干粘不思飲水,胸悶不饑,二便不利,舌苔厚膩。內(nèi)經(jīng)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頭為諸陽之會,若被濕濁蒙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困倦嗜睡。中醫(yī)治嗜睡原則為芳香化濁醒脾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佩蘭、蒼術(shù)、白寇等。
2.肝郁脾虛型
長期憂愁思慮,精神萎靡不振頭昏欲睡多夢時有兩脅不適,納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瀉泄,瀉后痛減,舌苔薄白或稍膩,脈玄細或澀。中醫(yī)治嗜睡原則為舒肝健脾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柴胡、黨參、枳殼等。
3.痰濕困脾型
多見于形體肥胖之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嘔、口中粘膩,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孺緩。中醫(yī)治嗜睡原則為燥濕健脾豁痰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竹茹、半夏等。
4.脾氣不足型
多見于病后或高齡之人,神疲乏力、腹脹食少,食后困倦嗜睡,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等,舌淡苔薄白,脈虛弱。中醫(yī)治嗜睡原則為益氣健脾,方用醒脾開竅湯加人參、白術(shù)、黃芪等。
5.氣血兩虛型
面色萎黃無華或淡白,納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夢、氣短懶言,或有自汗,頭暈?zāi)垦?,舌淡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中醫(yī)治嗜睡原則為益氣養(yǎng)血醒脾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黃芪、當歸、人參等。
以上文章介紹的就是中醫(yī)嗜睡癥的癥狀了,通過以上內(nèi)容的了解,相信大家對于該病的癥狀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在生活中盡量的排解自己的壓力,不要讓自己患上這種疾病,平時多到戶外走一走,適當?shù)倪M行運動。
(實習編輯:江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