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全傳》第十二四回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它用來比喻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品格,就難以立身行事。其實,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礎的,我們如果沒有堅硬的骨頭,就無法站立、行走、進行基本的生物行為。因此,骨在我們的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無可代替的作用。
你知道在你的身體內一共有多少塊骨頭嗎?
人體共有206塊骨,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
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
骨按照形態(tài)可分為:
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guī)則骨。人體股骨,屬于長骨,肩胛骨屬于扁骨。
對于骨的結構你了解多少?
骨的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
骨膜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含有豐富的神經和血管,對骨的營養(yǎng)、再生和感覺有重要作用。
骨膜內有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分別具有產生新骨質和破壞骨質的功能,幼年期功能非?;钴S,直接參與骨的生成。
骨質有骨密質和骨松質兩種。前者質地堅硬致密,耐壓性較大,后者呈海綿狀,由許多片狀的骨小梁交織而成,布于骨的內部。
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空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幼兒的骨髓全是紅骨髓。成年之后,長骨骨干內的紅骨髓逐漸被脂肪組織代替,稱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失血時有的會轉化為紅骨髓,重新發(fā)揮造血功能。
骨骼是如何生長發(fā)育的?
在發(fā)育過程中,骨頭也會跟著成長。在胎兒時期就已經產生了骨頭,隨著成長發(fā)育的過程中進而變粗、變長。骨頭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漸漸變大,但是并不是只有變大而已。即使過了發(fā)育期,骨頭內部還是會不斷地進行更新作業(yè)。這是因為骨頭的成骨細胞不斷生成新的細胞,破骨細胞則是將老舊與廢棄的骨頭破壞掉。身體借由此循環(huán)而不斷汰換舊骨頭更新骨頭,才能維持骨質以及骨頭的密度,使骨頭再生。那么是否成人之后骨頭就不再變化了呢?其實不然,成人大約一年內會有20%新生骨替換,也就是約五年會更新完全身骨頭一次。這就是骨折也能治愈的奧妙之處。
常見的骨骼基礎病變
1、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的含量減少,即骨組織的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都減少,但骨內兩者的比例仍正常。
2、骨質軟化
骨質軟化是單位體積內骨組織有機成分正常而鈣化不足,因而骨內鈣鹽含量降低,骨質變軟。
3、骨質破壞
骨質破壞是局部骨質為病理組織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組織缺失。骨質破壞的Ⅹ線表現是局部骨質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結構消失。骨質破壞見于炎癥、肉芽腫、腫瘤或瘤樣病變。
4、骨質增生硬化
骨質增生硬是單位體積內骨量的增多。組織學上可見骨皮質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是成骨活動增多或破骨活動減少或兩者同時存在所致。
5、骨膜增生
骨膜增生又稱骨膜反應,是因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活動增加所產生的骨膜新生骨。
那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yǎng)護我們的骨骼,使其更加堅固?
1、多吃深綠色葉菜。
例如,西蘭花,乳制品富含維生素D,對強健骨骼具有神奇功效。
2、吃大蒜和洋蔥。
骨骼、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離不開硫這種重要原料,補充它有助于鈣質的吸收。而大蒜和洋蔥是硫的一個很好來源。
3、少喝汽水。
汽水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磷。而攝入過多的磷會造成身體鈣質的流失,從而增加骨質疏松癥的患病風險。
4、切勿過量攝入高蛋白動物食品。
高蛋白飲食(尤其是動物高蛋白飲食)容易引發(fā)骨質疏松。暴飲暴食大魚大肉會使體內過多分解的脂肪酸與鈣質結合,并排出體外。
5、少喝咖啡和茶,用一杯牛奶來代替。
牛奶中富含鈣質以及維生素D、蛋白質和鉀等多種有益骨骼的營養(yǎng)成分,可每天喝一杯。
6、將某一項鍛煉納入每天的日程安排。
跳舞、爬樓梯、跑步、慢跑、舉重等都是有益強壯骨骼的很好運動方式。此外,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運動可以增強肌肉組織,同時也有助于防止骨質疏松。從年輕時候開始的話,會減少骨質疏松癥的機會。
7、適當的曬太陽。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而維生素D又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有利于骨的生長。每天在光照強度適當的時候曬太陽至少15分鐘可大大提高體內維生素D水平,從而促進鈣質吸收,增強骨骼。但應注意,避免陽光下暴曬,曬太陽時注意保護眼睛。
8、戒煙少酒。
吸煙和酗酒與骨質流失存在密切關聯。因此,最好徹底戒煙,控制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