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早期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主要是休息、頸部牽引、頸圍保護及藥物療法等。頸部可行輕手按摩或理療,但切忌推拿,尤其是手法較重的推搬及復位等動作。
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手術呢?
凡是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該考慮手術:①頸脊髓受壓癥狀明顯(急性、進行性),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證實脊髓明顯受壓;②病程較長,癥狀不斷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③脊髓受壓癥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非手術療法治療1~2個療程以上沒有改善而又影響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由于脊髓型頸椎病病情一般較重,手術的范圍一般也較大,因此,病人及家屬都應重視手術前的準備與手術后的注意事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以求最佳療效。
病情不同、治療時間的早晚不同,同是脊髓型,預后可能相差很大。一般來講,椎間盤突出或脫出致病的病人預后大多較佳,痊愈后如能注意防護,少有復發(fā)者;中央型頸椎病治療收效快、效果好;如果椎管矢狀徑明顯狹小,再同時伴有較大骨刺或是后縱韌帶鈣化者,預后普遍較差;病情發(fā)展到后期處于重度狀態(tài)者,尤其是脊髓接近完全變性、已失去恢復可能的病人,預后最差。因此,一旦患病,切勿拖延。此外,伴有全身嚴重疾患或主要臟器(心、肺、肝、腎等)功能不佳者,預后亦差。對于后兩種病人在選擇手術療法時,醫(yī)生都比較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