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蚊蟲也越來越多。
蚊子叮咬一方面影響孩子活動和休息,另一方面,蚊蟲傳播的疾病也威脅著孩子的健康。
蚊子叮咬不但可引發(fā)皮炎,影響孩子睡眠,還可傳播很多疾病,比如登革熱、黃熱病、乙型
腦炎、瘧疾等,近些年新發(fā)現的寨卡病毒,也主要是通過蚊蟲傳播,孕婦感染這種病毒可以引起嚴重的胎兒畸形。
預防上面這些疾病,最關鍵的就是防蚊。防蚊一是靠紗窗、蚊帳、長衣長褲這些物理防蚊,二是靠驅蚊劑這些化學劑,在戶外活動時,驅蚊劑尤其重要。
市面上的驅蚊劑琳瑯滿目,哪些效果比較好呢?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推薦使用在美國環(huán)保署注冊的驅蚊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避蚊胺(DEET)
避蚊胺是使用最廣泛的驅蚊劑,不同濃度的DEET驅蚊持續(xù)時間也不同。
30%濃度可驅蚊6小時;
20-23.8%濃度可驅蚊4-5小時;
6.65-10%濃度可驅蚊1-3小時;
但并不是濃度越高越好,超過50%濃度后驅蚊效果并不會隨之增強。
安全性:≥2個月的嬰幼兒可使用,推薦濃度10-30%,不要用在孩子手和眼上。
二、派卡瑞丁(Picaridin,羥乙基哌啶羧酸異丁酯)
20%濃度可驅蚊7小時驅蚊。
10%濃度可驅蚊5小時。
安全性:6個月以下不建議使用。
三、IR3535(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也叫驅蚊酯):是一種短效驅蚊劑
7.5%濃度可維持10-60分鐘驅蚊效果。
安全性:≥2個月可使用。
可維持最多2小時的驅蚊效果。
安全性:3歲以下不建議使用。
以上這些驅蚊劑都是在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注冊的,被認為安全而有效,孕婦和哺乳媽媽都可以用。
這些驅蚊劑也大多可用于兩個月及以上的孩子,但檸檬桉葉油不建議用于3歲以下的孩子,加拿大也不建議將派卡瑞丁用于6月以下的孩子。
一般驅蚊產品上都會標注具體成份,選購時可留意一下有效成份。通常高濃度的驅蚊劑能提供更長時間的效果,但并不是濃度越高越好,可以根據自己具體的戶外活動時間需求去選購。
另外還有一種是氯菊酯(Permethrin),可用于衣物和日常用品的驅蚊劑,經過氯菊酯處理后的衣物,即使經過清洗,也能保持一定效果的驅蚊作用,FDA批準將它用于皮膚治疥瘡,但不建議直接用于皮膚來驅蚊。
市面上還有名目眾多的天然驅蟲劑,人們往往認為天然的東西更好更安全,所以銷量也很大,但這些驅蟲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清楚。有測試顯示,含有以上一種或多種天然驅蟲劑的產品,其驅蚊效果最多不超過1小時,有的甚至幾乎沒用。驅蟲手腕帶和超聲干擾設備,效果也同樣缺乏證據,這類產品沒有在美國環(huán)保署注冊。
那使用驅蚊劑,要注意哪些事情呢?綜合AAP,CDC和Medscape幾家網站上的意見,總結如下。
1.嚴格按產品說明去使用,否則可能達不到效果或引發(fā)不良反應。
2.驅蚊劑只需噴衣服和外露皮膚上,衣服能遮住的地方沒必要噴。
3.衣服和外露的皮膚上噴到了就好了,不要重復噴,不是噴得越多效果越好。
4.不要用在傷口或感染皮膚上。用于面部時,可先涂抹手上再擦臉上,注意遠離眼部和口唇。
5.不要用在孩子手上,因為他們可能去把手放在嘴里,或者去揉
眼睛。盡量在通風的區(qū)域使用,以減少吸入。
6.不要讓孩子單獨使用。
7.低濃度驅蚊劑時效短,在戶外的時間長可能需多次使用。
8.如果同時用
防曬霜,建議先用防曬霜,再用驅蚊劑,不要混在一起用。
9.用過驅蚊劑,回家記得洗手、洗澡,不要帶著驅蚊劑睡覺,以免增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