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聾居然是擤鼻涕引起 父母們要多留心了
如果經(jīng)常緊捏著孩子的鼻子,讓孩子用力擤鼻涕,那么鼻涕等臟東西進入中耳的風險極大。一旦引發(fā)中耳炎癥又治療不及時的話,很容導致聽力受損,甚至完全耳聾。
中耳炎患者飲食上需要什么
很多患者都不會想到不治療鼻中隔偏曲的危害會有多大,他們總以為這類的疾病不會帶來多大的傷害,所以很多人患病都保證僥幸的心理,不治療,總想拖拖自己就好了。但就是這樣的思想造成了治療不及時危害著自身的身體,還有的人甚至因此而染上不治之癥,危及生命。那么,不治療鼻中隔偏曲危害有多大呢?
很多家長無意中發(fā)現(xiàn),孩子耳朵后面有幾個小包包,像花生米一樣大小,摸起來滑溜溜,以為是長什么東西了,然后趕緊帶到來醫(yī)院。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幾乎每次門診都可以碰到,以前在急診外科的時候,好幾次遇到晚上急診來看淋巴結的,原因是家長晚上給孩子洗澡時發(fā)現(xiàn)了這些包包。
如果經(jīng)常緊捏著孩子的鼻子,讓孩子用力擤鼻涕,那么鼻涕等臟東西進入中耳的風險極大。一旦引發(fā)中耳炎癥又治療不及時的話,很容導致聽力受損,甚至完全耳聾。
如果挖耳用力過度,可損傷外耳道皮膚甚至鼓膜,長期反復刺激可引起外耳道充血、腫脹,細菌趁機而入;也可因來回搔刮,把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fā)炎癥、流水;嚴重者會形成外耳道癤腫和外耳道炎。
咽鼓管將鼻、耳連接起來,當鼻炎引起鼻黏膜水腫時,咽鼓管被阻塞,中耳腔的空氣會逐漸被黏膜吸收,外界氣體不能及時進入鼓室,就可能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擴張、淤血,出現(xiàn)中耳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種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者積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況下,比較易受真菌感染,常見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從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耳石癥的誘發(fā)因素較多,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經(jīng)元炎,突聾,耳部手術及外傷等誘因,人體過度疲勞、長期保持同一個體位等也是造成耳石脫落的常見原因。
大多數(shù)人耳聾的進程比較緩慢或者不明顯,所以很多人不放在心上,也不去做任何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比較嚴重,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