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自閉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孩子不會說話或性格孤僻,但事實上,這些都是誤區(qū)。日前,部分醫(yī)生總結(jié)了自閉癥最常見的7大誤區(qū):
1.自閉癥等于性格孤僻
很多人把性格孤僻或內(nèi)向與自閉癥掛上鉤,認為自閉癥患兒是受到某種來自外界環(huán)境刺激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但研究表明,自閉癥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方面的疾病,而非單純心理方面的障礙。
2.自閉癥是孩子父母造成的
自閉癥曾經(jīng)被認為是由所謂“冰箱媽媽”造成的。這種理論把兒童自閉癥的責任歸咎于母親給子女們的關(guān)心和愛太少。事實上,孤獨癥是因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展的特殊性造成的,而非父母教養(yǎng)方式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3.自閉癥孩子長大后就會好的
你可能經(jīng)常會聽別人,“孩子長大就會好的”。這樣的話如果是出于安慰尚可以理解,但這樣輕率的判斷可能不夠負責任。事實上,很少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對孩子的發(fā)展狀況非常擔心,你最好立即尋求相關(guān)人士的咨詢和幫助。觀望和等待可能使你失去對孩子進行幫助和治療的時間。
4.自閉癥兒童永遠不會說話
自閉癥是一個種類。這個種類包括了從完全沒有語言能力到具有相當復雜語言能力的案例。即使是語言能力滯后的孩子,在經(jīng)過干預訓練后也可以學會說話,或者通過手語、圖片交流系統(tǒng)、對話板等進行溝通。
5.自閉癥兒童都是天才
有些人以為,自閉癥都是某種程度上的天才。的確,一些患者有著特殊的才能,如同電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對數(shù)字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事實上,自閉癥患者中,有80%-90%的人存在智力問題。還有一些人誤以為自閉癥患者沒有感情,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達上存在困難。
6.藥物能夠治好自閉癥
自閉癥兒童的思維方式和信息處理方式與一般兒童很不一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讓自閉癥兒童從根本上徹底地康復。很多家長寄希望通過某種療法或者藥物可以立即完全治愈孤獨癥,這是不現(xiàn)實的??祻陀柧殞ψ蚤]癥患兒行為問題的矯正僅有一定作用。
7.自閉癥兒童的所有行為問題都是因病所致
不管有沒有自閉癥,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們的父母身上繼承獨特的性格特質(zhì)。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而復雜綜合體,都有他自己特有的性格、情緒、喜好和行為。自閉癥可能影響孩子思維方式和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影響孩子的某些行為。但是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的大多數(shù)行為是他們自己性格特質(zhì)的一部分。
有些家長把孩子所有行為問題的原因歸咎于孩子的自閉癥,這是不對的。自閉患兒大多數(shù)行為也會跟其他同齡兒童相似。比如,不肯分享玩具和搶玩具都是三四歲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典型表現(xiàn)。家長應該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一個獨特的人,他們有自身的長處和社會價值,也應該同樣得到平等、尊重和關(guān)愛。
知道了誤區(qū),還要注意四個患病的信號:
1.五個月信號
半歲左右的寶寶可能就開始反映出某些孤獨癥的先兆了,例如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寶寶時,寶寶卻總是“目中無人”,不愿與父母對視,在母親擁抱之下不感快慰。
2.一歲信號
寶寶一歲大的時候,有一些典型信號父母可以參考。如無法跟父母進行眼神交流,眼睛無法跟父母對視;當父母呼喚其名字時,嬰兒無法產(chǎn)生反應和應答的表現(xiàn);無法識別父母的手勢,無法對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應,甚至仍不認識父母;對周圍的人及物不感興趣,對母親也不親。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號父母也要留心,如寶寶還沒有喃喃自語或一些表達情感的動作。
3.兩歲信號
兩歲寶寶主要關(guān)注的是人際關(guān)系和語言表達方面,例如寶寶很少笑、面部表情少、不喜表達、大多時候保持沉默、甚至兩歲仍不能說話、無法說兩個詞以上的句子。另一方面,是對物的依戀,對事物的變化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所放的東西不能變換位置,若發(fā)現(xiàn)寶寶經(jīng)常對某些物品表示特殊依戀,不能離開這些物品或離開物品情緒緊張、焦躁、哭鬧不止的時候,父母也要及時關(guān)注,及早檢查。
4.三歲信號
三歲的幼兒可以從觀察其興趣和行為入手,常表現(xiàn)為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復,強烈要求環(huán)境維持不變。孩子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如著迷于旋轉(zhuǎn)鍋蓋,單調(diào)地擺放積木塊,熱衷于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面對通常兒童們喜歡的動畫片、電視劇、電影毫無興趣。一些患兒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排便要求一樣的便器,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表現(xiàn)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