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低心排出量綜合征別名:小兒低心排出量綜合癥
(一)治療
本病征處理主要是調節(jié)心率、調節(jié)心臟前后負荷和增強心肌收縮力。
1.心率緩慢者需靜脈注射抗副交感神經藥物 如阿托品0.5~1.0mg,或靜脈滴注異丙腎上腺素(0.5~1.0mg/250ml),即可使心率增快,增加心排血量。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除可試行滴注異丙腎上腺素溶液外,多需應用起搏器增快心率。室性心動過速,可靜脈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如數(shù)分鐘內未見成效,須行電擊轉復心律。
2.調節(jié)心臟前負荷 心臟的前負荷是指左室舒張末壓,即在一般情況下,增加回心血量能增加心排量。首先是輸血補液增加血容量,從而增高心室充盈壓。
3.增強心肌收縮力 在適當?shù)臄U充血容量后,低心排如不改善則需應用增進心肌收縮力的藥物。靜脈注射10%氯化鈣3~5ml可有即刻效應,但作用短暫。在心率增快的病例,如血鉀不低,可靜注毛花苷C(西地蘭),在動脈收縮壓低于10.6~12.0kPa的低血壓病人,尚須持續(xù)滴兒茶酚胺類升壓藥物,多巴胺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增加心率,大劑量可使血管收縮,一般劑量16~20μg/(kg·min)。異丙腎上腺素作用于β腎上腺能受體,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并舒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因此能改善心排血量,一般劑量為1~2μg/min,但應注意此藥可引起心率失常。
4.減低左心后負荷 左心后負荷增加,可減低心排量。左心后負荷主要取決于左室容量和主動脈阻抗,后者又主要取決于動脈的順應性和小動脈的阻力,故使用血管擴張劑可以減低這兩方面的因素,從而增加心排量。其中硝普鈉可通過降低動脈壓、肺動脈壓、左房壓等,從而影響心排量。
(二)預后
本病征的預后決定于下列因素:
①低心排血量的程度;
②治療開始時間;
③術后機械性梗阻的程度,殘余分流或逆流的程度。重癥導致死亡。
小兒低心排出量綜合征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低心排出量綜合征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低心排出量綜合征找醫(yī)生
更多 >小兒低心排出量綜合征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yī)院 海淀區(qū) 三級甲等
- 航天中心醫(yī)院 海淀區(qū) 三級
-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 東湖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