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栓系綜合征別名:脊髓栓系綜合癥
脊髓栓系綜合征 的檢查:
無特殊異常表現。
1.MRI 是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最佳和首選的檢查手段。它不僅能發(fā)現低位的脊髓圓錐,而且能明確引起脊髓栓系綜合征的病因(圖1)。
MRI在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上的優(yōu)點:
(1)MRI能清晰顯示脊髓圓錐的位置和增粗的終絲,一般認為,脊髓圓錐低于腰2椎體下緣和終絲直徑>2mm為異常。對脂肪瘤和終絲脂肪浸潤的分辨率高,它們在T1加權像和T2加權像呈高信號。矢狀面成像可確定圓錐與脂肪瘤的關系(圖2)。MRI還能發(fā)現脊柱裂、分裂脊髓畸形、脊髓空洞等其他異常。
(2)無創(chuàng)傷性。
MRI在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如:①對骨骼的顯示較差,在分辨骨骼畸形與腫瘤、脊髓圓錐和脊神經根之間的關系時不如CT脊髓造影清晰;②術后隨訪對脊髓圓錐的位置改變不敏感。
2.CT椎管造影 CT脊髓造影能顯示脂肪瘤、脊髓圓錐、馬尾神經和硬脊膜之間的關系,對制訂手術入路有指導作用。另外,CT能顯示骨骼畸形、脊柱裂、椎管內腫瘤等。但是CT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的敏感性和可靠性不如MRI,CT椎管造影又屬有創(chuàng)性檢查,因此,對典型脊髓栓系綜合征病人,MRI診斷已足夠。由于MRI和CT各有其優(yōu)缺點,對復雜脊髓栓系綜合征或MRI診斷可疑者,還需聯(lián)合應用MRI和CT椎管造影。
3.X線平片 由于MRI和CT椎管造影已成為本病的主要診斷方法,X線平片和常規(guī)椎管造影已少應用。目前X線平片檢查僅用于了解有否脊柱側彎畸形和術前椎體定位。
4.其他檢查
(1)神經電生理檢查:可作為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和判斷術后神經功能恢復的一種手段。Hanson等測定脊髓栓系綜合征患者骶反射的電生理情況,發(fā)現骶反射潛伏期的縮短是脊髓栓系綜合征的電生理特征之一。Boor測定繼發(fā)性脊髓栓系綜合征病人的脛后神經SSEPs,發(fā)現SSEPs降低或陰性,再次手術松解后,脛后神經的SSEPs升高,證實終絲松解術后神經功能的恢復。
(2)B超:對年齡<1歲的病人因椎管后部結構尚未完全成熟和骨化,B超可顯示脊髓圓錐,并且可根據脊髓搏動情況來判斷術后有否再栓系。
(3)膀胱功能檢查:包括膀胱內壓測定、膀胱鏡檢查和尿道括約肌肌電圖檢查。脊髓栓系綜合征病人可出現括約肌-逼尿肌共濟失調、膀胱內壓升高(痙攣性)或降低(低張性)以及膀胱殘余尿量改變等異常。術前、術后分別行膀胱功能檢查有助于判定手術療效。
脊髓栓系綜合征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脊髓栓系綜合征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脊髓栓系綜合征找醫(yī)生
更多 >脊髓栓系綜合征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廣東省中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越秀區(qū) 三級甲等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海淀區(qū) 三級甲等
-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普陀區(qū) 三級甲等
- 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 嘉定區(qū) 二級甲等
-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和平區(qū) 三級甲等
- 天津市兒童醫(yī)院 河西區(qū) 三級甲等